培养孩子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6-02-24 02:05:50
孩子学习能力不好,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自卑心理。孩子的这种自卑心理会使他们不自主地减少社交活动,有的家长也不愿意带他们出去进行社交,从而进一步加重了他们的其它心理问题,比如沉默寡言,不愿和人交朋友,性格内向孤僻等。

这时,家长不妨从一些科教书上去帮助孩子,慢慢地打开孩子心窝。
阅读是人获得知识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阅读可以增加孩子的知识积累,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孩子的想象力,改善孩子的思维品质,提升孩子的创造能力;阅读可以开启孩子的心灵之窗,引导我们积极向上。

自学能力好的孩子,一般都有很高的阅读水平。对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既能一目十行地浏览一遍,了解全貌;又能“十目一行”地精读重点,深入钻研,掌握精髓,以致发展作者的思想。
阅读能力差的儿童,并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只要求孩子课堂上好好听讲,忽视孩子听课时的思考、提问、发言,不要求记住重点内容并自己设法记笔记或在书上做记号。
2. 只要求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鼓励孩子自己看教材、预习和复习,致使孩子不会读书,许多教科书实际上成了老师点题的习题册。离开老师的点题,再也不知道可以做些什么了,书便成为废纸。
3. 只要求孩子准备考试,争取考出好成绩,甚至规定95分以上才算及格,忽视对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家里一份报、一份杂志也不给孩子订阅,把孩子的知识面搞得非常狭窄。
阅读能力的欠缺直接影响孩子很多基本学习技能培养,阻碍学生学习的提升,对于学生学习习惯养成也产生了阻碍。

如何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孩子对阅读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动力,才能有了课外阅读兴趣,就会努力寻求阅读机会,从中获得阅读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最近读书给自己带来的乐趣;有时家长还可以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漫无目的的阅读,是一种懒惰的阅读方式。提高孩子的阅读水平,第一步,就是培养他们有目的的阅读习惯。孩子一目十行,对什么都一翻而过,这不能算真正的阅读;只有带着问题、带着笔记的阅读,才能算是真正的阅读。在阅读之前,家长可给孩子布置几道具体、简单的问题,告诉孩子,阅读的目的就是解决这几个问题。读完文章之后,可让孩子回答先前提出的几个问题。孩子带着问题阅读,阅读之后力图解答、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对他们后续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大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