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与儿童记忆力的培养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5-12-22 02:30:51
现代科学证明,在中、小学校时,那些看谱能唱、会奏的学生,一般其各门功课的学习成绩都较优良,因为,音乐上的视唱、视奏,往往必须既看曲谱又看歌词、音符。从而培养了眼睛的速视能力和耳朵的审美水平,锻炼了脑神经的接受能力和反应能力。而良好的视、听功能及神经反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有助于发展想象力、注意力、理解力和记忆力,增长人的智慧和聪敏。

音乐对孩子的记忆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欣赏或演奏乐曲,能强化精神、神经系统的功能,使视觉记忆、听觉记忆得到锻炼,并能加强情绪体验记忆。音乐可使儿童的记忆的快捷性、持久性、准确性提高。生理学家也找到了音乐促进记忆的奥秘:因为人的记忆过程与大脑的“边缘系统”有密切关系,而音乐能刺激“边缘系统”分泌的激素、酶、乙酰胆碱等增多,这些物质能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产生广泛的影响,而促进了记忆能力的提高。
家长可以这样操作:
1、播放各种类型的音乐
音乐好象是自然而然地流淌着,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风格和感受不同,让孩子欣赏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音乐,可以促进孩子的感受和领悟能力,提高记忆力。
2、播放复杂的音乐
例如,莫扎特的音乐的谱写往往与脑的复杂结构形式相联系,比如经典音乐就与脑电波十分吻合。当欣赏这些音乐时,能够促进大脑的活跃程度,提高记忆的效果。
3、用音乐来开发孩子的记忆力
圣约翰大学心理学系的杰弗理费根及其同事证明,3个月大的婴儿就能以音乐为线索来记忆事物。研究人员在让婴儿聆听音乐的同时,交给他一个汽车模型让他记忆。7天后,当播放同一首曲目时,婴儿能较好地回忆起汽车模型,而播放其他音乐时其记忆的效果则不是太好。费根认为,提供诸如音乐之类的适当记忆线索,就能帮助婴儿检索先前的记忆信息。
当孩子在学习之余,可以播放以下音乐
孩子最喜欢的音乐;
欣赏声调较高的音乐,如女声,父母爱语,以及歌剧中的女高音。
欣赏大调旋律。
简单而又具有重复节奏的音乐等等,都可以促进孩子的记忆力。
4、轻哼,舞动,跳跃,打拍子
可以将许多有关音乐的活动引入孩子的生活。像听音乐时随着节奏轻哼,舞动,跳跃或者打拍子等。让孩子以自己的方式进行互动和游戏,有助于提高脑细胞的活跃度,进入学习的状态,提高记忆的效率。
东方司乐国际教育是国内首家专注于通过音乐训练3-13岁孩子学习能力的培训机构,让孩子学会学习、自觉学习、高效学习、快乐学习这就是东方司乐目标。东方司乐学习能力训练中心已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东莞、太原、郑州、哈尔滨、苏州、无锡、常州、南宁、福州、赣州等城市,受益于东方司乐音乐智能与学习能力课程的孩子超过100万名。
课程预约:400-002-1599
如何把这篇好文章分享给我们朋友?
①点击右上角 ••• 分享到朋友圈
②点击右上角 ••• 发送给朋友
③点击右上角 ••• 复制链接
如何每天都能收到如此精彩的文章?
①点击右上角→点击“查看官方账号”→点击“关注”
②添加朋友→点击+搜号码→输入“东方司乐学习能力训练中心”
③把下面二维码保存点击扫一扫,选择从相册扫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