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中小学生减负,首先要减辅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2-02-14 16:00:00
近年来,呼吁中小学生“减负”的声音不时,如何让孩子的书包再轻点,锻炼和休息的时间再多点,社会关注度很高。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选择教辅已相当普遍,“减负”首先要从“减辅”做起。
“加辅”从小学一年级就已开端
8岁的魏思羽是兰州市七里河区王家堡小学一年级学生。开学的头两天,她和妈妈一同来到兰州西北书城的中小学教辅专区,选择课外辅导材料。
花了约半个小时,妈妈王琳比拟了几种教辅的内容后,决议给女儿购置《一练通》和《好卷》作为课外辅导材料。
“如今孩子学的内容比我们上学时难多了。课堂上学的东西怕她消化不了,所以要买些辅导材料帮着稳固练习。”固然才上小学一年级,王琳曾经开端给孩子加压,希望她学习成果再好点。
一些家长同魏思羽的妈妈一样,总是担忧自己的孩子在课堂上控制的学问不够全、不够深,将进一步进步学习成果的希望寄予在增加课外辅导材料上。
除此之外,跟风和效仿也是很多家长、学生购置教辅材料的一个缘由。
采访中,一些家长表示,虽然觉得孩子年龄还小,也认识到孩子学习担负很重,但当看到四周的孩子做完学校教师布置的作业后,还要做家长留的作业,也就跟着效仿了。
“看着他人都买教辅而自己没给孩子买,心里焦急得很。”闲职在家特地带孩子的薛秀林总觉得自己文化程度不够高,在学习上不能给孩子提供更多协助,看到同事、亲戚的孩子大多在课外学习辅导材料时,她也跟着给孩子买了教辅材料。
“每学期开学前,我都会带着女儿一同来到书店,给孩子每门功课至少买一本习题册。”薛秀林说。
“加辅”的直接结果是加重了孩子的学习担负。
“有的时分做完作业都12点多了,第二天早上6点还得起床。”陈昊是兰州理工大学附中初一学生,他说,每天放学回到家后,很快吃完晚饭就开端做作业,有学校留的,还有家长留的。
选择教辅跟着“市场”走
兰州西北书城担任中小学生教辅材料专区的一名工作人员引见,仅小学生教辅材料,他们书店现销售的就有1000余种,每年春秋两季学校开学时,是教辅材料销售的顶峰期。
很多家长和学生以为,课外辅导材料对学习能够起到辅助作用,可以协助进步成果。但是面对品种繁多的解题书、练习册,很多学生却不晓得该如何选购合适自己的辅导材料。
“跟着觉得走,自己觉得内容还能够就买回去了。”赵德鹏是兰州铁路四中初二学生,每学期开学时他都要到书店选择几本辅导材料。他说,买回去用时才发现,有的内容偏难,有的以至和学校发的习题有反复。
学生如此,家长也一样。薛秀林坦言,面对五光十色的封面和品种繁多的出版社,真不晓得该选哪一种,只能听别的家长说什么好,就跟着买什么。
除了纸质的教辅材料外,点读机、学习机等科技含量较高的“教辅”也成为开学前后一些家长和学生关注的对象。
兰州西北书城销售读书郎点读机的一名工作人员引见,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前来咨询和购置的学生明显增加。
记者采访中理解到,在西北书城、纸中城邦等兰州几个范围较大的书店,都设有点读机、学习机专柜,面对不同品牌的产品和数百以至上千的价钱,选择这些“教辅”,更让家长和学生犯难。
要走出“迷信”教辅的误区
春季开学前,甘肃省教育厅请求任何学校和教员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学生引荐或变相引荐教辅材料。这一规则,在理想中管得了学校和教员,却管不住家长和学生。开学前后,记者在兰州各大书店教辅书销售专区看到,购置教辅材料的家长和学生仍然纷至沓来。
针对很多家长和学生将学习成果进一步进步的美妙愿望寄予在做课外辅导材料上这一现象,西北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学习好的学生并非完整靠教辅材料。兰州市南河小学六年级学生王思桥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平常很少购置练习册和辅导书,成果在班里却总是首屈一指。
“课堂上好好听讲,做作业时多考虑一下,再认真完成作业,有不懂的中央就去问教师。”由于没有几课外辅导作业,王思桥觉得学习很轻松,他说,他的课外作业主要是去图书馆看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
专家也以为,走出“迷信”教辅的误区,关键是要把握好课堂45分钟。
“不要跟风,自觉给孩子购置教辅材料,别的孩子合适的,或许并不合适自己的孩子。认真听讲,把课堂上的学问学习和吸收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气,这才是最重要的。”郑名说。
关于一些仍对学习成果不放心的家长和学生,郑名倡议,能够恰当选择一些教辅书,选择时无妨听听学校教师的倡议,宜精不宜多。
怎样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怎样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注意力